東風系聯合湖北政府推出購車補貼政策,引發了這場席卷全國汽車市場的價格戰。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已有四十余個品牌推出優惠活動。而近日,理想、零跑、哪吒和領克等 8 個品牌卻紛紛推出 "90 天保價政策 ",成為此次車企降價潮中的 " 逆流 "。
" 保價協議 " 一般規定,用戶在限定的近期時間內購買品牌產品,如果在 90 天內產品發生降價情形,品牌會主動返還差價。
理想是本次價格戰當中第一個宣布 " 保價協議 " 的車企。早在 3 月 2 日,李想就公開表示," 降價并不能提高自身的銷量 ",并在微博中回應網友," 理想不會降價 "。隨后在 3 月 11 日,理想正式推出了保價協議。
理想汽車杭州城西銀泰零售中心展示的宣傳單(圖源銀柿財經)
理想 " 保價 " 的底氣首先在于其產品銷量的穩定,根據乘聯會發布的 1-2 月高端 SUV 銷量數據顯示,理想的 L9 和 L8 分列榜單的 4、6 位,與寶馬 X5 和奧迪 Q5L 差距不大,基本延續著平穩的增長態勢,所以理想沒有銷量方面的壓力,而且理想采用的是 " 先下單再生產 " 的模式,不存在庫存問題。
乘聯會發布的 2023 年 1-2 月高端 SUV 銷量數據
另外,理想定位于高端市場,最便宜的 L7 起售價是 31.98 萬元,目標消費者不會太在意幾萬幾千的優惠幅度,并且降價對于品牌形象的影響比較大,這恰恰是理想的發展中最需要塑造和維護的東西。而跟理想類似的還有奧迪和保時捷等高端品牌,基于品牌形象的考慮,沒有隨波逐流。
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理想的理想 L8 在理想 ONE 的基礎上進行了配置的升級優化,但是起售價卻比理想 ONE 要低,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降價方式,但對于品牌形象幾乎沒有影響。
零跑今年通過發布改款新車的契機,已經對四款車型的價格進行了下調,主打的就是 " 極致性價比 ",所以現在可能純粹是沒有利潤可以壓縮了。
可降價畢竟是一把雙刃劍,雖然短期內可以刺激銷量增長,但是會拉低品牌的整體形象,削弱品牌溢價效應,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,會降低產品的保值率,這是很多消費者在購車時比較關注的一點,畢竟 " 今天買車,明天就降了 9 萬 ",誰都不想吃這個虧。今年 1 月份特斯拉的大幅降價就引發很多車主的不滿,甚至開展維權抗議行動,對品牌聲譽有很大的影響。
降價和保價本質上屬于 " 零和博弈 " 的關系,車企降價必然導致產品保值率的下降,而要保持產品的市場交易價值就必須穩住產品的售價。具體到一個車企在價格戰當中,究竟是忠于已有車主,維護品牌形象,堅守價格陣地抵抗洶涌而來的降價浪潮,還是抓緊解決庫存問題,以 " 價格 " 為武器,奪回被搶占的市場高地,需要結合主觀客觀因素綜合考量。
價格是營銷四要素之一,所以車企適時地在合理范圍內降價不僅有利于提升產品競爭力,淘汰掉一部分競爭對手,還能讓利給消費者,是一種正常且常見的市場競爭手段。但是如果全然不顧產品的利潤空間,毫無底線地下調產品價格,可能會導致品牌形象的崩塌,而如果有很多家車企同時這樣做,整個行業可能會面對毀滅性的災難。
這次價格戰中東風系的降價幅度看似大得離譜,但其實中間還包含有半數的政府補貼,合資品牌也具備一定的利潤下調空間,在眾多的車企參與進來之后,對品牌形象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了。在一個月的優惠活動過后,汽車的價格還會恢復到正常水平,所以這次價格戰遠沒有想象中那么惡劣。
而選擇保價的理想們,可以堅持多久?
理想在過去的一年里保持了較高的 20% 左右的產品毛利率,清晰的定位使得其在市場上穩穩站住了腳跟,所以長遠來看,即使一直堅持現有的較高的定價策略,也依然會有一部分忠實的消費者愿意買單。
但是話說回來,價格畢竟只是競爭的一種方式,最為根本的還是要做出能夠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,回應時代迅速發展變化下消費者的用車需求與痛點,在消費者對環保和經濟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,就像五菱曾經喊出的口號," 人民需要什么,我們就生產什么。" 消費者的認可與信賴始終是一個品牌能夠長盛不衰的關鍵所在。